《百战成诗》是一首由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七言律诗,全诗如下: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县吏泥蟠地,郡卒茅茨春。
安得壮士挽天河,净洗甲兵沾酒痕?
清平乐未艾,万岁欢初闻。
三吏三别后,方知生者艰。
郡卒遍识姓,茅茨皆苦辛。
百战沙场碎,壮士十年归。
黄金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百战成诗》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安史之乱期间,杜甫在凤翔遭遇战乱,流离失所。诗中描写了战争对人民生活的摧残,以及诗人对和平的渴望。
诗歌的前两句写出了战争的残酷和人们对和平的渴望。“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写出了战争的惨烈,烽火连天,战火不断,家书难抵万金,表达了人们对和平的渴望。“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写出了战争对人的摧残,诗人白发苍苍,搔首顿足,心力交瘁。“县吏泥蟠地,郡卒茅茨春”写出了战争对人民生活的影响,县史们居住在泥泞之地,郡卒们居住在茅草屋中,生活十分困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