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歌行》是唐代诗人李白的诗作,原题为《燕歌》,后改为《燕歌行》。该诗描写了边塞将士的生活和战斗场景,表现了他们保家卫国的英雄气概和豪迈的战斗精神。
郭子仪是唐朝名将,他善于用兵,屡败叛军。在至德二年(757年)三月,郭子仪率军攻克常山郡(今陕西省宝鸡市),斩首叛军二万余人。叛军首领安禄山闻讯,惊慌失措,逃往邺城(今河南省安阳市)。
郭子仪的胜利,大大鼓舞了唐军的士气。唐玄宗也从四川返回长安。安史之乱后,唐朝虽然逐步恢复了统一,但边塞地区仍不稳定。吐蕃、回纥等民族经常侵扰边境。
为了防御外敌,唐朝在边塞地区驻扎了大量的军队。这些军队被称为边塞军。边塞军生活艰苦,经常要与外敌作战。
李白的《燕歌行》就是描写边塞将士的生活和战斗场景的。这首诗充满了悲壮的基调,表现了边塞将士的英雄气概和豪迈的战斗精神。
《燕歌行》一共六首,每首四句。第一首是:
燕歌行
汉家烟尘在东北
将士征战尚未还
马邑城头少壮客
第二首是:
旌旗日暖龙庭春
光照昆仑雪初霁
天子北伐杏花村
将军夜战胭脂水
这首诗描写了边塞将士的战斗场景。旌旗日暖龙庭春,光照昆仑雪初霁,说明唐朝军队气势如虹,所向披靡。天子北伐杏花村,将军夜战胭脂水,说明唐朝军队不畏艰险,勇往直前。
第三首是:
丹凤长鸣秋万里
天骄远遁狐裘寒
白登山头望风回
瀚海阑干百丈冰
这首诗描写了边塞将士的胜利。丹凤长鸣秋万里,天骄远遁狐裘寒,说明唐朝军队取得了胜利,迫使外敌远遁。白登山头望风回,瀚海阑干百丈冰,说明唐朝军队威慑边塞,使外敌不敢轻举妄动。
第四首是:
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
平沙莽莽黄入天
轮台东门送君去
去时雪满天山路
这首诗描写了边塞将士的离别。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说明边塞地区风雪交加,环境恶劣。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说明边塞将士即将远行,他们将在风雪中跋涉。
第五首是:
山回路转不见君
雪上空留马行处
不见君,行路难
行路难,多歧路
这首诗描写了边塞将士的思念。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说明边塞将士已经远去,只剩下雪地上的马蹄印。不见君,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说明边塞将士思念家乡,但归途遥遥无期。
第六首是:
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这首诗描写了边塞将士的决心。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说明边塞地区环境恶劣,守卫边关的将士生活艰苦。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说明边塞将士意志坚定,决心收复失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