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牙绝弦诗是春秋时期著名琴师伯牙的诗作,表达了他对挚友钟子期的思念之情。伯牙系春秋末年楚国阳翟(今河南禹州市)人,是中国的著名琴师。琴曲中有《高山流水》一曲,是他根据钟子期对《高山流水》的理解而创作的。
钟子期是伯牙的知音,传说他听伯牙弹琴时说:“巍巍乎,若泰山!”伯牙说:“善哉,你真的听到我的琴意了!”钟子期死后,伯牙悲痛万分,摔琴断弦,发誓不再弹琴。为了纪念他们之间的深厚友谊,伯牙在钟子期墓前创作了《伯牙绝弦诗》。
伯牙绝弦诗的原文如下:
昔在堂上弹琴,
曲终收拨当心。
钟子期曰:“善哉乎,
峨峨兮若泰山!”
昔在堂上弹琴,
曲终收拨当心。
钟子期曰:“善哉乎,
洋洋兮若江海!”
昔在堂上弹琴,
曲终收拨当心。
钟子期曰:“善哉乎,
隐隐兮若轻云!”
昔在堂上弹琴,
曲终收拨当心。
钟子期曰:“善哉乎,
飘飘兮若幽兰!”
伯牙琴罢归山,
钟子期死骨已寒。
伯牙抚琴为空山,
漫漫云雨泪涟涟。
伯牙绝弦诗表达了伯牙对钟子期的思念之情,也表达了伯牙对知音难求的感慨。这首诗是伯牙和钟子期友谊的真实写照,也是知音难求的真实写照。伯牙绝弦诗在中国文化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它被视为知音难求的象征,也是友谊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