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伯牙绝弦这首诗的整篇意思?

首页

伯牙绝弦这首诗的整篇意思?

伯牙绝弦

伯牙绝弦,是中国古代一个著名的故事,反映了伯牙与钟子期的知音之谊。这个故事最早出自《列子·汤问》,后来被许多诗人、作家引用和改编,成为一个广为流传的经典故事。

故事背景

伯牙,春秋时期楚国人,精通琴艺,被誉为“琴圣”。钟子期,楚国人,是一位樵夫,对音乐非常有天分。

故事梗概

一天,伯牙在泰山弹琴,钟子期恰好经过,被伯牙的琴声深深吸引。伯牙弹奏了《高山流水》,钟子期听完后,赞叹道:“此曲意在高山。”伯牙又弹奏了《流水》,钟子期又说道:“此曲意在流水。”伯牙惊讶于钟子期对音乐的理解,两人因此结为知音。

后来,钟子期不幸去世,伯牙悲痛不已,他认为再也找不到像钟子期这样的知音了,于是他摔碎了琴,发誓不再弹琴。

诗词歌赋

伯牙绝弦的故事,在后世引起了许多诗人、作家的共鸣,他们创作了许多诗词歌赋来纪念伯牙和钟子期之间的知音之谊。

其中,李白的《伯牙绝弦》一诗,最能体现伯牙绝弦的故事精神。诗云: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这首诗描述了伯牙在泰山弹琴的情景,以及他与钟子期之间的知音之谊。诗中用各种比喻和拟声词,生动地描绘了伯牙琴声的优美和钟子期对音乐的理解。诗的最后,伯牙摔碎琴,发誓不再弹琴,体现了他对钟子期的深厚感情。

伯牙绝弦的故事,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很高的地位,它反映了伯牙与钟子期之间深厚的知音之谊,也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音乐的重视。

热门工具

Copyright© 名字网-专业婴儿宝宝起名网站!闽ICP备2022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