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牙鼓琴,志在高山流水。高山巍峨,流水婉转,伯牙用琴声将二者完美地结合起来,使高山流水融为一体,成为一首动人的乐曲。
宋王安石的诗《伯牙鼓琴》对伯牙的琴艺进行了赞美,同时也表达了对伯牙的遭遇的同情。诗中写道:“伯牙鼓琴,志在高山流水。高山巍峨,流水婉转,伯牙用琴声将二者完美地结合起来,使高山流水融为一体,成为一首动人的乐曲。但是,伯牙的琴艺却得不到知音的欣赏,这使他感到十分孤独和痛苦。最后,伯牙将琴摔碎,不再弹琴。”
伯牙的遭遇反映了古代文人墨客的悲惨命运。他们怀才不遇,不被世俗所理解,只能在孤独和痛苦中度过一生。
弦惊四座皆低头,不作金石响琅琅。
岂是当时心境好,一弦一一思君王。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琴志在高山流水,志合方能相识。
钟子期死后,伯牙摔琴谢知音。
从此绝音,不复鼓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