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莲曲》是唐朝诗人王昌龄创作的一首乐府诗。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采莲曲是乐府清商曲辞的题目,也是近代南方的民歌。唐朝时期,开元十六年,诗人王昌龄写下了这首采莲曲,被收录在宋代郭茂倩编纂的《乐府诗集》里。这首诗以描绘采莲女子的美丽为主题,传达了对采莲女子的赞美之情。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面,一个采莲女子正在荷花池中采莲。她的裙子绿得像荷叶,芙蓉花开在她的脸颊两旁,美丽动人。她一边采莲,一边唱歌,歌声清脆悦耳,仿佛从天而降。
诗的第一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荷叶、罗裙和一色裁这三个事物进行比较,突出采莲女子的荷叶罗裙与芙蓉花融为一体的美丽。
诗的第二句利用环境描写,以芙蓉花盛开衬托采莲女子的容貌,描绘出采莲女子美丽动人的形象。
诗的第三句描写采莲女子正在采莲,却不小心掉入池中,人们看不到了她的身影,只能听到她的歌声,真是人不见,歌声犹存。
诗的最后一句诗人运用对比的手法,先写“乱入池中看不见”,再写“闻歌始觉有人来”,引出采莲女子的歌声,增强了诗歌的趣味性。
总的来说,《采莲曲》是一首优美的诗,诗人在诗中对采莲女子的美丽的赞美之情,生动而形象地展现了采莲女子的优美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