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魏武帝黄初七年(公元226年),曹丕称帝,曹植被封为陈王。曹植曾多次上书向曹丕请求封地,但曹丕都不允许。曹植心怀不满,于是写下了《七步诗》。
曹丕看后,大怒,于是命曹植七步之内作诗一首,如果不作,就处死。曹植应诏,七步成诗:
煮豆燃豆萁,
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
相煎何太急!
曹丕听后,大为赞叹,于是免曹植一死。
曹植七步诗《煮豆燃豆萁》的意思是:
煮豆子时把豆萁当柴烧,豆子在锅里哭泣。本是同一个根上生出来的,为什么要互相残杀得这么狠毒呢?
曹植《七步诗》引用了《诗经·小雅·庭燎》中的典故:
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
意为:兄弟在家里发生争吵,却在外面同心协力抵御外侮。
曹植借用这一典故,讽刺曹丕兄弟相残的行为,呼吁兄弟之间应该和睦相处,同心协力共御外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