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蝉儿垂下触须,饮吮着晶莹的露珠,它清脆的鸣声从疏桐中泻出。
蝉儿寄居高枝,歌声自然传得很远,并不是借助了秋风的力量。
唐虞世南字虞臣,洪州南昌人,唐朝书法家、诗人、宰相。唐虞世南才华横溢,博学强记,著述繁多,以诗文见称于当时。贞观十三年,奉命编定《氏族志》。卒谥文宪,赠户部尚书。
此诗是唐虞世南根据自己对蝉的观察,创作的一首咏物抒怀诗。诗人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将蝉描述成一位高洁的隐士,赞美了它的品格。
本诗语言朴实无华,却意境优美,耐人寻味。
诗中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将蝉写得富有灵性,仿佛是位高雅脱俗的隐士。
诗人还运用比喻的手法,将蝉的歌声比作“流响”,将秋风比作“秋风”,生动形象,富有诗意。
全诗节奏明快,韵律和谐,朗朗上口,给人一种清新爽朗之感。
蝉是唐虞世南咏物诗中的代表作之一。诗中,诗人通过对蝉的描绘,表达了对大自然的喜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诗歌语言清新优美,意境深远,耐人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