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蝉》
读音:
chán
意思:
蝉,昆虫名。体长约25毫米,翅长约50-65毫米。头宽而圆,复眼发达,触角细长;胸部宽阔,腹部细长,翅透明,有纵横脉纹。蝉栖息在树上,吸食树汁为生。蝉的幼虫在地下生活数年后羽化为成虫,羽化后寿命很短,一般只有几天或几个月。
蝉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是中国文化中常见的意象之一。蝉的鸣叫被认为是吉祥的象征,蝉的蜕变也被认为是生命的象征。蝉的形象经常出现在诗歌、绘画、雕塑等艺术作品中。
蝉的诗歌:
咏蝉(曹植)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
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饮酒(其五)(李白)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却把青梅嗅,问君何所思。
遥听弦上曲,暗看舞人袖。
何妨吟啸且,但恐酒醒时。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蝉噪林逾静(郑燮)
林逾静,山更幽。
蝉噪林逾静,水流山更幽。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