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理学家、教育家程颐(字正叔)是一位德高望重的大学者,他讲学的地方在河南洛阳的伊川,后人因此称他为伊川先生。程颐的学说被称为“洛学”,是一个以道学为根本的儒家学派,对后世影响很大。程颐在讲学时,常有许多弟子前来拜访,其中有一位叫杨时的人,出于对程颐的仰慕,更是日夜苦学。
有一天,杨时听说程颐又在讲学,便不顾风雪交加,连夜赶到程颐的住所。程颐此时正在庭院里散步,见杨时满身风雪,十分惊讶,便请他进屋坐下。杨时谦恭敬地向程颐请教,程颐也毫无保留地向他传授自己的学问。杨时听得很入迷,一直到深夜才告辞回去。
「早岁闻道即虚心,
躬履践规卒有成。
程门立雪三分义,
德果人传美与名。」
这首诗是明朝诗人李东阳所作,是用来赞颂杨时求学的尊师重道的精神。
“早岁闻道即虚心”:年少时就听说圣贤的道理,就虚心学习。
“躬履践规卒有成”:身体力行地实践圣贤的教诲,最终有所成就。
“程门立雪三分义”:在程颐门前站立在雪地里,是为了表达出对老师的尊重和求学的诚心。
“德果人传美与名”:杨时求学的故事被传颂,他的美德和名声也广为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