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上》这首诗是南宋诗人杨万里的代表作之一。诗人借用池上和岸边景物的变化,表达了自己对人生的感悟和对生命的思考。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泉水默无声息地眷恋着细细的溪流,树木的浓荫倒映在清澈的水面上,衬映着晴天的柔和光线。
池塘里的小荷刚刚露出尖尖的角,就早早地有蜻蜓立在荷叶上。
诗人将泉水比作惜别友人时的默默不舍,将树阴比作晴柔的时光,将小荷和蜻蜓比作生命的萌发和希望。
诗人以池上之景喻人生之理,表达了对生命和时间的感悟。诗人认为,人生短暂,时光易逝,但只要把握住时间,珍惜生命,就能创造出美好的未来。
这首诗分为两层。第一层描写池塘景物。开篇两句,写泉水和树阴。泉眼无声惜细流,树荫照水爱晴柔。这两句将池塘的泉水和树木形象地描写出来。泉眼无声,却汩汩地流着,仿佛在惜别着细细的溪流。树荫照水,和煦的阳光透过树叶照在水面上,映出树木婆娑的影子。这两句诗将池塘的景物描写得生动形象,富有诗情画意。
第二层描写小荷和蜻蜓。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这两句诗将池塘中的小荷和蜻蜓描写出来。小荷才刚刚露出尖尖的角,就像一个刚出生的婴儿。而蜻蜓却早早地立在荷叶上,仿佛在欢迎小荷的诞生。这两句诗不仅描写了池塘的景物,也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热爱和赞美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