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西涧》是唐朝诗人韦应物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
诗中,诗人以细腻的笔触,优美的语言,描绘了滁州西涧独有的自然风光和幽静空灵的意境,表达了诗人悠然闲适的心境和对美好生活的热爱。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首联:“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诗人以“独怜”二字,表达了他对涧边幽草的喜爱之情。幽草,是指生长在涧边幽静地带的野草。诗人认为幽草虽然没有鲜艳的花朵,但却有一股独特的清香,令人心旷神怡。在幽草之上,有一只黄鹂鸟正在深树中鸣叫,黄鹂鸟鸣叫声清脆悦耳,给幽静的涧边增添了几分生机。
颔联:“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诗人通过对春潮和野渡的描写,渲染了西涧傍晚的景色。春潮,是指春季涨潮的潮水。春潮来势很急,还夹杂着雨水,让人感到一种压迫感。在野渡上,没有一个人影,只有一只小舟独自横在渡口,随着潮水轻轻地摆动。诗人用“急”和“横”两个字,巧妙地表现了春潮的迅猛和野渡的寥落。
颈联:“绿芜湿,白日暮,有笛声归牧还。”诗人描写了傍晚时分西涧的景色,绿色青草茎秆上沾满了晶莹的露珠,白日已经慢慢西沉。暮色四合,只见夕阳投射下的余晖,把西涧衬托得更加静谧安详。突然,一阵笛声悠扬地响起,那是牧童正在吹笛子,把牛群赶回家。
尾联:“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诗人描写了夜晚西涧的景色,桂花树下,诗人悠闲地散步,桂花随风飘落,给宁静的夜晚增添了几分诗情画意。春山的夜晚很安静,只有偶尔传来的几声鸟叫,让这个夜晚显得更加幽静。诗人用“闲”和“静”两个字,传达了他此时内心的平和与安宁。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西涧风光和悠闲生活的喜爱之情。诗中的意境优美,语言生动,韵律和谐,是一首意境深远、耐人寻味的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