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西涧》是唐代诗人韦应物创作的一首山水田园诗。这首诗以西涧为题,描绘了滁州西涧的景色和诗人的闲适心情。
西涧是滁州城西的一条小溪,溪水清澈见底,两岸绿树成荫,风景优美。韦应物在滁州西涧隐居期间,经常到西涧散步,观赏西涧的景色。
《滁州西涧》的诗题有两个含义:
第一,西涧是滁州城西的一条小溪。
第二,西涧是韦应物在滁州西涧隐居期间经常游赏的地方。
诗题中的“西涧”一词,既是指滁州城西的一条小溪,也是指韦应物在滁州西涧隐居期间经常游赏的地方。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去高台望早潮。涧水无声胜有声,野花不语也知春。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扛锄入山去。
归来倚杖柴门下,临溪羡鱼复羡龟。
赏析:
首联“独怜幽草涧边生,上去高台望早潮。”写诗人在西涧边散步,看到幽草在涧边生长,心中感到怜惜。然后登上高台,眺望远处,看到了早潮。
颔联“涧水无声胜有声,野花不语也知春。”写西涧的水声和野花。涧水虽然没有声音,但是却胜过有声音的流水。野花虽然不说话,但是也能让人感受到春天的气息。
颈联“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扛锄入山去。”写南村的儿童嘲笑诗人年老,没有力气扛着锄头到山中耕作。
尾联“归来倚杖柴门下,临溪羡鱼复羡龟。”写诗人回到家中,拄着拐杖站在柴门下,看着西涧的流水,羡慕鱼龟的自由自在。
全诗语言朴素自然,意境优美恬静,充分表达了诗人闲适安逸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