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云“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的到来往往意味着一年的美好开始。
宋代诗人苏辙在《春日子》一诗中,生动地描绘了春日的美景和勃勃生机。
宋·苏辙《春日子》 纵辔东风适意行,几回红杏出墙迎。山光湖色春浑好,桃李花开日更明。
溪阁重圆因酒醉,花边细语趁莺声。层阴渐散日初静,牧笛声残柳色青。
首联描绘了和熙春风中骑马郊游的惬意情景。“纵辔东风适意行,几回红杏出墙迎。”诗人纵马驰骋在明媚的春光中,微风习习,吹拂着他的衣襟,好不惬意。一路上,盛开的红杏不时探出墙头,为旅人送上一抹春色。
颔联描写了春日里山光湖色的美景。“山光湖色春浑好,桃李花开日更明。”春天的大好风光,令人流连忘返。山色青翠欲滴,湖水碧波荡漾,与蓝天白云交相辉映。桃李花开得正盛,在春日的阳光下显得更加娇艳动人。
颈联描绘了诗人在溪阁中饮酒赏花的情景。“溪阁重圆因酒醉,花边细语趁莺声。”诗人与友人相约在溪边的小阁楼里饮酒,微醺之际,酒酣耳热,两人谈笑风生,欢声笑语不绝于耳。花丛中,莺歌燕舞,为诗人的欢聚增添了无限情趣。
尾联描写了春日的黄昏景色。“层阴渐散日初静,牧笛声残柳色青。”傍晚时分,夕阳西下,层层的阴云渐渐散去,天色转晴。牧童吹着悠扬的笛声,缓缓地归家。柳树在微风中轻轻摇曳,泛着青翠的光泽。
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优美,展现了一幅春日郊游的生动画面。诗中洋溢着对春日美景的赞美和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