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山月夜,白居易创作于唐贞元十九年(803)夏日。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中国古典诗歌中的一首名作。这首诗描绘了春山月夜的美丽景色,抒发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全诗如下:
春山多胜事,赏玩夜忘归。
溪寻幽草遍,山拾美花稀。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
野猿啼不住,疑是故人来。
诗中,诗人首先描绘了春山月夜的美丽景色。春天里,山中山水秀丽,风景宜人。夜晚明月升起,皎洁的月光洒在山林中,显得格外宁静美好。诗人徜徉在春山月夜之中,流连忘返。
然后,诗人写到自己寻幽草采美花,沉浸在大自然的怀抱中。诗人一边寻幽草采美花,一边欣赏着春山月夜的景色。他为这美丽的景色所陶醉,不知不觉就忘了归家。
最后,诗人表达了自己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诗人置身于春山月夜之中,感受着大自然的宁静与美好。他为这美丽的景色所陶醉,流连忘返。他热爱大自然,并将自己的这份热爱之情融入到了诗歌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