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唐玄宗天宝六载(747年),杜甫因得罪奸相李林甫而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华州位于陕西华县,地处渭水之滨,景色宜人,但杜甫却无心游赏,满怀忧国忧民之思。次年春,杜甫因病归乡探亲,途经秦岭时,写下了组诗《春水》,共15首,其中第15首诗最为著名:
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
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这首诗描绘了春日雨燕、溪头荠菜花的情景,借以抒发诗人对离开长安的忧愁和对春天的向往。
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这两句诗描绘了春日里细雨绵绵,鱼儿出水嬉戏;微风轻拂,燕子斜飞穿梭的景象。这两句诗看似写景,实则寓情。细雨和微风是春天的象征,它们象征着新的希望和生机。鱼儿和燕子是自由自在的象徴,它們象征着詩人對自由的嚮往。
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这两句诗写出了诗人对离开长安的忧愁和对春天的向往。城中的桃李娇艳美丽,但也经不起风雨的摧残。诗人以桃李来比喻自己,他觉得自己在长安官场中就像桃李一样,随时都有可能被风雨摧毁。溪头荠菜花虽然没有桃李那么艳丽,但它却能在风雨中坚强地生存。诗人以荠菜花来比喻自己,他希望自己也能像荠菜花一样坚强,即使身处逆境,也能顽强地生存下去。
这首诗通过对春日雨燕、溪头荠菜花的情景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离开长安的忧愁和对春天的向往。诗人借景抒情,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到对景物的描写中,使诗歌具有很强的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