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诗人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2.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看到春天的景象,作者不禁感慨万千,他为国家的前途命运而悲伤,为与亲人的离别而感到痛苦。诗句中,作者运用"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四个意象,描绘出作者内心的悲痛和感伤。诗句中,作者将花朵比喻成自己的眼泪,将飞鸟比喻成自己的内心,形象地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悲痛和感伤。
3.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战火连绵不断,已经持续了三个月。家书难得一封,当收到家书时,它就像万金一样珍贵。诗句中,作者运用"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四个意象,描绘出战乱中,人们对亲人的思念和担忧。诗句中,作者将烽火比喻成战乱的象征,将家书比喻成亲人的情谊,形象地表达了作者对亲人的思念和担忧。
4.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作者头发花白,越搔越短,几乎要无法插上发簪。诗句中,作者运用"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三个意象,描绘出作者年老体衰,容颜衰老的景象。诗句中,作者将白发比喻成岁月的痕迹,将搔发比喻成对往事的回忆,形象地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生命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