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春夜喜雨》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
南宋尤袤认为:“此诗著雨之状,活活有声。乃知诗不在多,一绝可以传世。”
明代胡应麟:"此诗可谓绝唱,愈出愈奇。"
清代王夫之:"此诗专在雨字,尤専 в его время,杂不相入。好雨既知时节,又知发生,生成于时者物也,雨顺而物应。随风不雨,入夜始雨,故潜,则雨之微而细也。夜雨不闻其声,润物,则雨之不暴而滋也。野径黑,则雨之匀而????也。晓看红濕处,雨止矣。而雨意不去,则花长而益繁,则红不待看而自湿,锦官城里,花事方盛也。"
这首诗通过对春夜一场雨的描写,歌颂了春雨的及时与无私,赞美了春雨的神奇与威力。
首联"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赞美了春雨的及时和珍贵。春雨不早不晚,恰好在万物萌发、百花争艳的春天到来,为干旱的大地带来了甘霖,使万物复苏,生机盎然。
颔联"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描写了春雨的无声无息和润物细无声的特点。春雨伴随着和煦的春风,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悄悄地降临,它没有暴雨的狂暴和雷电的轰鸣,只有细细密密、轻柔无声的雨丝,滋润着大地万物。
颈联"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描写了春雨过后,天色昏暗、江面上渔火点点。春雨过后,天空显得低垂而阴沉,野径上因为雨水的浸润而变得漆黑,只有江面上渔船上的灯光在闪烁,为这雨夜增添了一丝温暖和生机。
尾联"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描写了春雨过后,鲜花盛开、锦官城里春意盎然。第二天早上,当人们看到雨后的景色时,发现花朵被雨水打湿,显得更加娇艳、更加鲜艳。整个锦官城里,花团锦簇,春意盎然,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全诗语言清新自然,描写生动形象,充分地展现了春雨的及时、细微、温柔和威力,以及春雨对万物复苏、春意盎然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