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夜喜雨出自唐代诗人杜甫,这是一首描绘春夜气象变化和诗人心理感受的诗篇。“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诗人以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语言描绘了春雨的来临,以及春雨对万物的影响。
这首诗是诗人杜甫在唐肃宗上元二年(761年)春夜所作。当时,诗人正在四川成都任职,因蜀地气候湿润,常有下雨。而这一场春雨,更是让诗人欣喜不已。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诗的第一句就点出了春雨的特点。“好雨”,“知时节”,这是对春雨的赞美。春雨来得及时,正好是在万物生长的时候,为万物提供了足够的水分。“当春乃发生”,“乃”是“才”的意思。这句话的意思是,春雨来了,万物才开始生长。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诗的第二句描写了春雨的来临。春雨随风而来,悄悄地进入夜晚,润泽万物,悄无声息。 “细无声”三个字,把春雨的柔和细腻表现得淋漓尽致。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诗的第三句写出了春雨夜的景象。雨夜降临,野径和云朵都黑沉沉的,江面上只有船上的灯光亮着。这句诗,既写出了春雨夜的黑暗,也写出了春雨夜的宁静。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诗的第四句写出了第二天晴天后的春景。早上起来,只见春雨滋润过的地方,花朵都显得格外鲜艳,整个锦官城都变得更加美丽了。这句诗,既写出了春雨对万物的滋润,也写出了诗人对美好春景的赞美。
春夜喜雨全诗语言生动,形象鲜明,感情真挚。诗人通过对春雨的描写,表达了对美好春光的赞美和对农事的关心。这首诗是杜甫诗歌中的一首经典之作,也是中国古代诗歌中描写春雨的代表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