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772-846),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今陕西渭南市临渭区),生于河南新郑。他是唐代中期三大诗人之一,与李白和杜甫齐名。白居易的诗歌语言平易近人,通俗易懂,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生活,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芳草连天碧,桃红复杏白。
蝶飞花间舞,莺啼林外啼。
溪水流潺潺,山色郁苍苍。
野香飘十里,春色醉几场。
芳草连接的天空碧绿碧绿,桃花红杏花白的颜色更加增添了几分春色。
蝴蝶在花丛中飞舞,黄莺在树林外啼叫。
溪水潺潺地流淌,山色郁郁葱葱。
野花飘香十里,春色让人陶醉。
这首诗描写了春天的美景,语言清新流畅,意境优美。诗人通过对春景的细致描绘,表达了对美好春光和美好生活的热爱之情。
第二句“蝶飞花间舞,莺啼林外啼。”写出了春天生机勃勃,鸟语花香的景象。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黄莺在树林外婉转啼叫,给春天增添了无限的活力。
第三句“溪水流潺潺,山色郁苍苍。”写出了春天溪水流淌,山色葱郁的景象。溪水潺潺地流淌,山色郁郁葱葱,给人一种清幽宁静之感。
第四句“野香飘十里,春色醉几场。”写出了春天野花飘香,春色醉人的景象。野花飘香十里,春色醉人,让人陶醉其中,不愿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