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唐朝初年,边塞战争不断,国家需要大量士兵参军,保卫国土。许多年轻男子被征召入伍,其中包括诗人王昌龄的哥哥王昌棣。王昌龄为了鼓励哥哥从军,写下了这首诗。
诗意:
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边塞荒凉寒冷的景象,表现了戍边将士的艰苦生活和不屈不挠的战斗精神。
背景:这首诗写于唐玄宗开元二十年(732年),当时唐军正在幽州(今北京)与契丹军作战。诗人岑参随军出征,亲眼目睹了战争的残酷,写下了这首诗。
诗意:
烽火连三月,
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
浑欲不胜簪。
这首诗写出了士兵们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以及对战争的厌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