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从军行诗的意思王昌龄?

首页

从军行诗的意思王昌龄?

从军行·其一

作者:王昌龄

时代:唐代

体裁:七言绝句

诗文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注释

1. 青海:即现在的青海湖。

2. 长云:指天边绵延的云彩。

3. 暗雪山:指被白雪覆盖的雪山。

4. 孤城:指玉门关。

5. 玉门关:汉朝设置的边关,位于今甘肃省敦煌市西。

6. 黄沙百战穿金甲:指将士们在黄沙中经历了百战,身上的金甲都被磨穿了。

7. 不破楼兰终不还:指将士们决心不打败楼兰就不会回还。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边塞将士的壮烈景象。诗中的边塞风光十分壮丽,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边塞将士们在黄沙百战中穿金甲,他们决心不破楼兰终不还。诗歌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抒发了边塞将士们保家卫国的英雄气概。

诗歌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736年)。当时,唐朝与吐蕃在西域展开了激烈的争夺。唐玄宗任命王昌龄为右骁卫将军、朔方节度使,负责西域的军事。王昌龄率军出征,在西域与吐蕃军展开了激战。这首诗就是王昌龄在西域征战期间创作的。

作者简介

王昌龄(698年—757年),唐朝诗人,字少伯,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早年贫困,客居他乡,后举进士,授汜水尉,后又任过江宁丞、龙标尉、江宁县丞、亳州刺史等职。王昌龄擅长七绝,有“诗家夫子”之称。他的诗歌大多抒写边塞风光和将士的戍边生活,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相关诗词

1. 《从军行·其二》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2. 《塞下曲》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3. 《边塞诗》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草木变衰飒,风烟望萧瑟。

人心思归久,倦客最先发。

蓟门遥北望,尘气生寒色。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客。

但恨无消息,海西日西没。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日,总尽望中烟。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潭。

行人刁斗风沙暗,将军金甲夜不寒。

匈奴草黄马正肥,金山西见烟尘飞。

汉家大将西出师,将军金甲夜渡河。

单于北望拂云堆,拟将金甲照天威。

西戎首领悉稽胡,临河列阵骄且胡。

刺史列营向日斜,鼓声震野旌旗多。

将军脱箙坐帐中,壮士磨刀夜向隅。

三军大呼发强弩,羽箭射杀敌酋胡。

皮帽红线缝,金甲冷光耀。

胡儿杀气尽,始知汉兵强。

热门工具

Copyright© 名字网-专业婴儿宝宝起名网站!闽ICP备2022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