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军行》是唐代诗人王昌龄所作的一首七言古诗,共四首,是王昌龄最著名的诗作之一。此诗通过对战争场面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边塞将士的赞美和对战争的厌恶。
《从军行·其一》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译文:
青海湖上空阴云密布,大雪覆盖着雪山。孤零零的城池遥望玉门关,显得格外寂寥。将士身穿金甲征战沙场,直到攻破楼兰,才肯罢休。
《从军行·其二》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译文:
烽火已经持续了三个月,却迟迟不见家书的踪影,家书的价值比万金还宝贵。白发越搔头发越少,仿佛已经到了连发簪都插不上的地步了。
《从军行·其三》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译文:
琵琶声响起,乐曲变换了新的曲调,但离别的愁情却依旧。边塞的愁绪纷乱复杂,让人听不尽也道不完。明月高高地悬挂在长城之上,照耀着这漫长的边塞。
《从军行·其四》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译文:
葡萄美酒斟满夜光杯,正想举杯痛饮,却听见琵琶声催促着上马出征。醉卧在沙场,请不要嘲笑我,自古以来,征战沙场的人又有多少能够活着回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