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晚是唐代诗人刘禹锡晚年居住在隋唐洛阳旧城时所写。这首诗描绘了村庄傍晚景色,展现了江南地区夜晚田园风光和江南乡村生活的朴实与宁静。
月色融融,暮色四合。村庄里暮色苍茫,田野上残阳如血,映红了天空。
村子里炊烟袅袅,人们正在准备晚餐。狗趴在门口,等待着主人的归来。
诗人从村头漫步到村尾,欣赏着美丽的乡村景色。他看到田野里稻谷飘香,果园里果实累累,人们正在田地里忙碌着,孩子们在田野上玩耍着。
诗人被这美丽的景色所陶醉,他觉得这里的生活是多么美好。他赞叹道:“村晚清风习,茅屋绿荫凝。鸡犬下桑麻,晚来叶落声”。
诗人最后写到,他希望自己能够永远生活在这里,过着这种宁静安详的生活。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诗人最喜欢的两句。儿童在黄昏时分追逐着蝴蝶,蝴蝶飞入菜花地中,无处寻找。事实上,儿童大概并没有想要抓住蝴蝶,他们只是享受着追逐的乐趣。蝴蝶的飞舞既是儿童追逐的动力,也是他们失去兴趣的理由。在这一点上,诗人与儿童们是很接近的。在诗人眼里,儿童和蝴蝶都是无忧无虑,自由自在的。
《村晚》内容平淡无奇,句句景语,但读来颇具情趣。诗中仅有两句抒情:末尾两句,是诗人对村庄生活的总结,也是对美好生活向往的表达。
这首诗语言朴实,形象生动,情感真挚,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