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之涣
原文:
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注释:
黄鹤楼: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蛇山之巅,始建于三国时期,是江南三大名楼之一。
江城:指武汉。
五月:农历五月,即端午节前后。
落梅花:指梅花的花瓣随风飘落。
孤帆:一叶孤舟。
远影:远处的影子。
碧空尽:指天边。
唯见:只看见。
长江:中国第一大河。
译文:
在黄鹤楼中吹奏着玉笛,在江城五月的端午节前后,梅花的花瓣随风飘落。
孤舟远行的身影消失在天边,只有长江浩浩荡荡地奔流入海。
赏析:
这首诗是王之涣登黄鹤楼时所作。诗中描绘了黄鹤楼的壮丽景色和长江的浩瀚气势,抒发了诗人对祖国壮丽河山的热爱之情。
第二句“江城五月落梅花”,写出了五月端午节前后江城武汉的独特景色。梅花一般是在早春开放,但在武汉,五月时节还会有梅花盛开。这句诗也为下文孤帆远行的寥落气氛做了铺垫。
第三句“孤帆远影碧空尽”,以一个远字概括了孤帆远行的全过程,突出了长江的辽阔。诗人站在黄鹤楼上,目送一叶孤舟渐渐消失在天际,心中不禁生出一种苍茫空旷之感。
第四句“唯见长江天际流”,写出了长江浩荡东流的景象。诗人将目光从孤帆上移开,转向了浩瀚的长江。长江滚滚东流,永不疲倦,给人以一种蓬勃向上的力量。
整首诗意境开阔,气势磅礴,语言生动形象,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