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诗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诗歌,是其“岁晚十二首”组诗中的第九首。这首诗全诗如下:
京洛虽非故园远,只今遥隔九重山。
黄河万里触目尽,孤舟一系故乡连。
嵩高积雪千年冷,秦岭晓云不尽阴。
旅馆寒灯独不灭,客心一夜在长安。
第一句:“京洛虽非故园远,只今遥隔九重山。”诗人身处京城长安,虽与故乡相隔千里,但心中却倍感遥远,如同隔着九重高山。
第二句:“黄河万里触目尽,孤舟一系故乡连。”诗人在长安城中遥望黄河,浩荡奔流的黄河触目可及。孤舟随着水流漂流而下,似乎承载着诗人对故乡的思念。
第三句:“嵩高积雪千年冷,秦岭晓云不尽阴。”嵩山和秦岭是长安附近的两座大山,诗人在冬至时分,看到嵩山终年积雪,秦岭晨昏云雾缭绕,一片肃杀寒冷的景象。
第四句:“旅馆寒灯独不灭,客心一夜在长安。”诗人在旅馆中,一盏孤灯彻夜不灭,陪伴着诗人度过漫漫长夜。诗人的思乡之情在冬至的夜晚更加浓烈,无法入眠,满心思念着长安。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冬至时节的思乡之情。诗人身处京洛,与故乡遥隔千里,心中倍感孤独和思念。在冬至这个寒冷的日子里,诗人借景抒情,将对故乡的思念融入到对冬日景色的描写中,表达了对故乡的深切眷恋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