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史之乱爆发后,河西节度使哥舒翰奉命赴潼关阻击叛军。哥舒翰初战告捷,屯兵于潼关以东,进逼洛阳。玄宗于长安闻捷大喜,拜哥舒翰为太尉、尚书左仆射,封西平郡王,三月加封丰国公。但哥舒翰寡谋浅薄、骄横自满,又只知固守不出,致使叛军得以从容调动兵力,并勾结回纥、吐蕃两大藩镇,使唐朝陷入空前危机。
十一月,叛军攻陷同谷,杜甫只得继续南下,来到秦州。在秦州,杜甫遇到了许多和他一样流离失所的唐朝官员和百姓,目睹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巨大灾难。同时,他也从叛军中听说了长安的情况,知道玄宗已被逼逃往四川,太子李亨已在灵武即位,是为肃宗。杜甫对肃宗充满希望,期待着朝廷能早日收复长安,平定叛乱。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国家沦陷了,山河依旧存在;春天到了,城里草木长得茂盛。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触景生情,看到花儿也禁不住流下泪水;怀念亲人,听到鸟鸣也感到心惊胆战。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战火连绵三个月,家书抵得上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头发白了,用手搔弄更显得稀疏短小,简直无法用簪子绾起来。
春望这首诗是杜甫在战乱中创作的,诗中抒发了诗人对国家兴亡的忧虑,对人民疾苦的同情,以及对亲人的思念之情。诗歌语言朴素自然,感情真挚深沉,是杜甫诗歌中的名篇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