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之战是东汉末年孙权和曹军的一次重要战役,此战中,孙权以少胜多,一举击败曹军,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局面。
《赤壁:》是唐代诗人杜牧在唐宣宗大中四年(850年)秋游览赤壁时所作。此诗通过对赤壁之战的描写,深刻地揭示了历史兴衰的必然性,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全诗共八句,前四句为:
折戟沉沙铁未消,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
"折戟沉沙铁未消",以斩钉截铁的语气,描绘了赤壁之战的惨烈,暗示着曹军的失败。
"自将磨洗认前朝",诗人畅想自己将会亲自去磨洗这些遗留在沙滩上的断戟残戈,以抚今追昔,缅怀先辈。
后四句为:
周瑜当年赤壁鏖,犹有精兵百万强。
追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周瑜当年赤壁鏖,犹有精兵百万强",赞颂了周瑜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指挥艺术。
"追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诗人追忆了周瑜当年雄姿英发,风流潇洒的形象。
整首诗通过对赤壁之战的描绘,赞颂了周瑜的军事才能和指挥艺术。同时,也表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深思和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