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端午诗的七绝诗是什么意思?

首页

端午诗的七绝诗是什么意思?

《端午诗》七绝诗解析

《端午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创作的一首七绝诗,全诗如下:

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

盐梅已佐鼎,粽竹正容筐。

艾叶堪制胜,菖蒲叶能香。

龙舟争渡急,旌旗似画长。

这首诗描述了端午节的热闹景象,并表达了诗人对这个节日的喜爱之情。诗中的“盐梅”是指腌制的梅子,“粽竹”是指用来包粽子的竹叶,“艾叶”和“菖蒲叶”都是端午节常用的驱邪辟秽之物,“龙舟”是指端午节赛龙舟的船只,“旌旗”是指龙舟上插的彩旗。

诗的第一句“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点明了端午节是在夏至前后,此时天气晴朗,日照时间长。诗的第二句“盐梅已佐鼎,粽竹正容筐”写出了端午节的饮食习俗,人们用盐梅调味,用粽竹包粽子。诗的第三句“艾叶堪制胜,菖蒲叶能香”写出了端午节的习俗,人们用艾叶菖蒲驱邪辟秽。诗的第四句“龙舟争渡急,旌旗似画长”写出了端午节赛龙舟的热闹景象,龙舟在江中竞渡,旌旗招展,蔚为壮观。

这首诗语言生动,形象鲜明,将端午节的热闹景象描绘得淋漓尽致,表达了诗人对这个节日的喜爱之情。

热门工具

Copyright© 名字网-专业婴儿宝宝起名网站!闽ICP备2022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