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文秀的诗《五月五日》写于唐朝端午节之际,诗中描绘了端午节的习俗和节日气氛,表达了诗人对端午节的喜悦和祝福。
五月五日午,门艾香满屋。
石榴花似火,菖蒲剑如碧。
饮罢雄黄酒,遥祭江湘泣。
五月五日午:农历五月五日正午。
门艾香满屋:艾叶是一种香草,端午节时人们将艾叶挂在门前,以驱邪辟秽,保佑平安。
石榴花似火:石榴花在五月盛开,火红的石榴花象征着喜庆和吉祥。
菖蒲剑如碧:菖蒲是一种水生植物,端午节时人们将菖蒲编成剑状,插在门前或屋顶,以避邪驱祟。
千古犹吊屈:千百年来,人们依然在端午节纪念屈原,缅怀他的爱国精神。
饮罢雄黄酒:雄黄酒是一种用雄黄泡制的酒,端午节时人们饮用雄黄酒,以驱邪避疫。
遥祭江湘泣:面对滚滚江水,诗人遥想屈原当年投江殉国的场景,不禁悲痛落泪。
这首诗描写了端午节的习俗和节日气氛,抒发了诗人对端午节的喜悦和祝福之情。诗中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诗歌语言生动形象,耐人寻味。
诗的第一句“五月五日午,门艾香满屋”点明了端午节的到来,也写出了端午节的习俗之一——挂艾叶。艾叶是一种香草,有驱邪辟秽之效,端午节时人们将艾叶插在门前或屋顶,以保佑平安。
诗的第二句“石榴花似火,菖蒲剑如碧”写出了端午节的另一习俗——插石榴花和菖蒲剑。石榴花在五月盛开,火红的石榴花象征着喜庆和吉祥。菖蒲是一种水生植物,端午节时人们将菖蒲编成剑状,插在门前或屋顶,以避邪驱祟。
诗的第四句“饮罢雄黄酒,遥祭江湘泣”写出了端午节的习俗之一——饮雄黄酒。雄黄酒是一种用雄黄泡制的酒,端午节时人们饮用雄黄酒,以驱邪避疫。诗人饮罢雄黄酒,遥想屈原当年投江殉国的场景,不禁悲痛落泪。
这首诗语言浅显易懂,意境优美,富有节日气氛,表达了诗人对端午节的喜悦和祝福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