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是中国传统节日。赛龙舟、吃粽子、挂菖蒲、艾叶,这些端午习俗,在端午节这首诗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端午》节选:
五月五,是端午,
赛龙舟,吃粽子,
挂菖蒲,艾叶,
香囊戴,五毒走。
五月五日,是端午节,
赛龙舟,吃粽子,挂菖蒲和艾叶,
香囊戴,五毒走。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之一。据传,赛龙舟是为了纪念屈原。屈原是楚国一位伟大的诗人,他因反对楚怀王与秦国结盟,被流放。在流放期间,屈原写下了许多忧国忧民的诗篇。后来,楚国被秦国灭亡,屈原在汨罗江自尽身亡。为了纪念屈原,人们在端午节赛龙舟,以表达对他的敬仰和哀思。
吃粽子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之一。粽子是用糯米、肉、蛋、蔬菜等食材包成的,粽叶有咸的和甜的两种。咸粽一般是用肉、蛋、咸菜等食材包成的,甜粽一般是用红豆、枣、花生等食材包成的。吃粽子有驱邪避害、祈求平安的寓意。
端午节挂菖蒲、艾叶也有驱邪避害、祈求平安的寓意。菖蒲和艾叶都是香气浓郁的植物,它们可以驱除蚊虫、净化空气。此外,菖蒲和艾叶还有很好的药用价值,可以治疗各种疾病。
端午节戴香囊也是一种驱邪避害的习俗。香囊一般是用五彩丝线缝制的,里面装有五谷、香料等物品。佩戴香囊可以驱除五毒,保佑身体健康。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知道端午节这首诗的歌词意思就是人们在端午节赛龙舟、吃粽子、挂菖蒲、艾叶、戴香囊,这些活动都是为了驱邪避害、祈求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