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译文:月光落下,乌鸦啼叫,霜已铺满天空;映着江边枫叶的点点渔火,相对愁绪难眠。苏州城外寒山寺的夜半钟声,传入停泊在江上的客船,使人久久不能入睡。
1.江枫渔火:江边枫林中的渔火,也就是江边的渔船上发出的灯光。
2.愁眠:因愁绪难眠。
3.寒山寺:古刹。坐落在今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原吴县)寒山梢山。相传始建于六朝梁代天监年间,初名妙利普明塔院,原址在湖中,至今寺前尚有湖泊。是佛教禅宗初祖菩提达摩东渡前驻锡之地,因此被列为中国禅宗的发源地之一。
4.夜半钟声:半夜钟声。
《枫桥夜泊》是唐代诗人张继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夜泊枫桥时的所见所闻,抒发了旅途的愁绪和对家乡的思念。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张继在赴京赶考途中,途经苏州,夜泊枫桥时有感而作。当时,张继正值春风得意之时,他怀揣着远大的抱负,希望能金榜题名,光宗耀祖。但是,当他来到苏州后,却发现自己已经囊空如洗,无以为继。于是,他只好在枫桥停船,等待亲友的接济。
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张继独自一人坐在船上,看着江面上的渔火,听着远处的钟声,心中不禁感到一阵阵的愁绪。他想起自己的远大抱负,想起自己的父母妻儿,想起自己坎坷的仕途,不由得悲从中来。于是,他写下了这首《枫桥夜泊》。
《枫桥夜泊》是张继最著名的诗作之一,也是中国古代诗歌中的一颗明珠。这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意象鲜明生动,韵律和谐优美,充分体现了张继高超的诗歌创作技巧。
诗的第一句“月落乌啼霜满天”,勾勒出一幅凄清寒冷的画面。月光已落,乌鸦在啼叫,霜也已经结满天空。这三个意象的叠加,营造了一种萧瑟悲凉的氛围,为全诗定下了基调。
诗的第二句“江枫渔火对愁眠”,写出了作者的愁绪。江边的枫树和渔火映入作者的眼帘,让他更加思念家乡。愁绪就像一团挥之不去的阴云,笼罩着他的心头,让他难以入眠。
诗的第三句“姑苏城外寒山寺”,点明了诗歌的创作地点——姑苏城外的寒山寺。寒山寺是苏州著名的古刹,也是张继夜泊的地方。
诗的第四句“夜半钟声到客船”,写出了寒山寺的钟声。夜半时分,寒山寺的钟声传来,让作者感到一阵阵的孤独和寂寞。
《枫桥夜泊》这首诗,通过对枫桥夜泊的描写,抒发了作者的愁绪和对家乡的思念。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分体现了张继高超的诗歌创作技巧,成为中国古代诗歌中的经典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