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继在枫桥夜泊时所作。张继在前往苏州的途中,夜宿枫桥。半夜里,他被乌鸦的叫声惊醒,只见月色已经西沉,霜华满天。江边枫树的红叶与渔火的微光交相辉映,让他倍感愁绪难眠。这时,他忽然听到远处寒山寺的钟声,敲响了寂静的夜晚。
第一句:月落乌啼霜满天。月亮已经西沉,乌鸦在啼叫,漫天的霜华铺满大地。
第二句:江枫渔火对愁眠。江边的枫树与渔火的微光相对,诗人独自一人在船上愁绪难眠。
第三句:姑苏城外寒山寺。枫桥位于姑苏城外,寒山寺就在枫桥附近。
第四句:夜半钟声到客船。半夜里,寒山寺的钟声传到了诗人所乘坐的客船上。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鲜明的形象,描绘了枫桥夜泊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愁绪和对家乡的思念之情。诗歌的语言朴实无华,却意境深远,耐人寻味。
第一句中的“月落乌啼霜满天”营造了一种凄凉的氛围,为诗歌定下了基调。第二句中的“江枫渔火对愁眠”,将诗人的愁绪与枫桥的景物融为一体,让人感受到诗人的孤寂与无眠。第三句中的“姑苏城外寒山寺”,点明了诗歌所发生的地点,同时也为第四句的钟声作了铺垫。第四句中的“夜半钟声到客船”,则是整首诗的点睛之笔,钟声的响起打破了寂静的夜晚,也让诗人的思乡之情更加浓烈。
这首诗的艺术特色非常鲜明,语言朴实无华,意境深远,富有音乐美和画面感。诗歌中所描绘的枫桥夜泊的情景,也成为后世诗人争相咏叹的题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