枫桥夜泊是唐代诗人张继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自唐代问世以来,便广为传唱,千古流传。这首诗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生动而富有诗意的江南夜景图,其清丽淡雅的文笔,流露出的孤寂落寞的情感,令人回味无穷。
张继于开元年间进士及第,曾任常熟尉、江宁丞等职。他生性孤僻,不善于仕途应酬,所以仕途不得志。后来,他厌倦了官场,归隐山林。在归隐之前,他曾游历了大江南北,并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歌。其中,这首枫桥夜泊便是他游历途中所作。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乌啼:乌鸦啼叫。
霜满天:霜铺满了天空。
江枫:江边的枫树。
渔火:渔船上的灯火。
姑苏城:苏州的古称。
寒山寺:位于苏州城外的一座寺院。
夜半:半夜。
钟声:钟声。
月亮落下,乌鸦啼叫,霜铺满了天空,在寒冷的天气中,江边的枫树和渔船上的灯火相映成趣,令人愁思难眠。姑苏城外寒山寺的钟声,在半夜里传到了停泊在江上的船只。
这首诗的第一句,描绘了夜色中的景色。月落乌啼,霜满天,给人一种凄凉萧索的感觉。第二句,写渔船上渔民的生活,他们彻夜不眠,用渔火驱赶鱼儿,以捕获更多的鱼。第三句,写远处的寒山寺,钟声在夜半时分传到客船上。钟声悠扬而深沉,仿佛是在诉说着这座古寺的历史和沧桑。第四句,写诗人听到钟声后的反应,他愁思难眠,久久不能入睡。
这首诗以朴素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江南夜景图,并抒发了诗人孤寂落寞的情感。诗中所描绘的景色,是诗人亲眼所见,亲耳所闻,所以写得十分真实、细腻。而诗中所抒发的情感,也是诗人自己的真实感受。诗中的意境,是诗人通过艺术加工,把现实生活中的景色和情感融为一体而创造出来的。这首诗的语言平易近人,但又意境深远,是唐代七绝中的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