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枫桥这首诗表达什么意思?

首页

枫桥这首诗表达什么意思?

诗词简介

唐代著名诗人张继(?-约749年),年少时勤学苦读,一再应考进士都名落孙山,这使他诗名腾达;而他诗名最盛的《枫桥夜泊》却是无意中触动思乡之情,奋笔疾书所作,诗中表现出来的对月亮、霜、枫叶浓烈的思念之情,引起众多读者共鸣,也为后世传颂。

诗词背景

张继(?-约749年),字懿孙,自号枫江渔者。襄州襄阳人(今属湖北省),唐朝诗人。生年不详,约9岁随父兄迁苏州(今属江苏省)。

开元二十四年(736年),张继应苏州刺史许远令,赴长安应进士试,落第。归途中,泊舟姑苏城西枫桥,时逢秋季,江风萧瑟,月夜乌啼,诗人望月怀乡,心绪难平,遂作诗一首,名号《枫桥夜泊》。该诗描绘深夜中枫桥的景色,抒发了诗人漂泊天涯的孤独与寂寥之情。

诗词内容

《枫桥夜泊》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诗词解读

《枫桥夜泊》是中国唐代诗人张继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描绘深夜中枫桥的景色,抒发了诗人漂泊天涯的孤独与寂寥之情。

诗的第一句“月落乌啼霜满天”写的是夜晚的景物,天上的月亮已经西沉,乌鸦在树上哀鸣,地上的霜花一片,让人感到寒冷萧瑟。

诗的第二句“江枫渔火对愁眠”写的是诗人的心理活动。在这样的夜晚,诗人独自一人泊舟江中,听着乌鸦的哀鸣,看着江面上渔火点点,心里不禁感到愁绪万千。

诗的第三句“姑苏城外寒山寺”写的是诗人所处的位置。诗人泊舟的地方是姑苏城外,那里有一座寒山寺。

诗的第四句“夜半钟声到客船”写的是寺庙里半夜的钟声。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寺庙里突然传来了钟声,这钟声敲醒了诗人的思乡之情,让他更加感到孤寂和无助。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深夜中枫桥的景色,抒发了诗人漂泊天涯的孤独与寂寥之情,引起了后世无数读者的共鸣。

热门工具

Copyright© 名字网-专业婴儿宝宝起名网站!闽ICP备2022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