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风》是一首古诗,收录于《全唐诗》。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刘禹锡,他于公元772年出生,公元842年去世。刘禹锡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和政治家,曾担任过淮南节度使、扬州刺史等职。
《放风》诗作于刘禹锡贬谪期间。公元805年,刘禹锡因参加永贞革新失败而被贬谪到朗州(今湖南常德)。在朗州期间,刘禹锡写下了许多诗歌,其中就包括《放风》诗。
《放风》诗的全文如下:
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处月窥墙。
人闲桂花落,灯暗琵琶声。
此时一襟晚凉,秋思最易生。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在秋天夜晚的所见所感。诗的首联描写了秋夜的景色。山清水净,夜来霜降,数棵树木深处,月亮透过墙头窥视着。次联描写了诗人的感受。人闲桂花落,灯暗琵琶声。诗人闲坐在桂花树下,听着琵琶声,感到秋意浓浓。三联描写了诗人的思绪。此时一襟晚凉,秋思最易生。诗人感到一阵晚风吹来,秋思油然而生。
《放风》诗是一首抒情诗,诗人通过对秋夜景色的描写以及对自己的感受的抒发,表达了对秋天萧瑟之景的感伤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