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我放风这首诗,出自唐诗中的乐府诗,最早出现在南朝齐乐府民歌《西洲曲》。因诗中写女子妇怨,女子从丈夫的眼光中看到了自己青春的流逝,用“妖红”来表示,并发出“给我放风”的哀求,遂摘其题名。
《给我放风》
冉冉春风起,何处拂妖红?
薄衣亦觉寒,安得解春风。
流光易抛人,归路更匆匆。
但恐羁旅久,交游半相逢。
衣带日已缓,发丝日已衰。
美人竟迟暮,兰泽多秋草。
给我放风,给我放风。
不须放风,畏君不留情。
诗的大意是:春风轻轻地吹拂着,杨柳枝条随风飘扬,那是多么美好的景象啊!然而,对于一个年轻的女子来说,她却感到一种莫名的恐慌。因为她知道,随着时间的推移,自己的青春也会随着春风消逝。她哀求着:“给我放风,给我放风。”希望时间能够放慢脚步,让自己的青春永驻。然而,她知道这是徒劳的,“不须放风,畏君不留情。”她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青春流逝,她只能用一腔悲怨来浇灌心中的伤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