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陶渊明
全诗:
《自遣》
久病堂前卧,废书无所观。
但对松菊玩,颇觉蒙尘颜。
时复危坐思,道通天地间。
远矣不得至,遂焉存夙欢。
1. 废书:废弃的书。
2. 松菊:松树和菊花。
3. 蒙尘颜:蒙尘,蒙受尘土。颜,面容。蒙尘颜,指面容被尘土遮盖,比喻精神消沉。
4. 危坐:端正地坐着。
5. 道:指自然之道,或人生的道理。
6. 远矣不得至:道太远了,无法到达。
7. 遂焉:遂,于是。焉,语助词。遂焉,于是。
8. 夙欢:旧日的欢愉。
长时间生病卧于堂前,废弃的书无所观看。
只有对着松树和菊花玩耍,颇觉精神萎靡。
时常端正地坐着思考,大道理贯通天地之间。
道太远了,无法到达,于是保存旧日的欢愉。
这首诗是陶渊明晚年所作,表达了他闲适恬淡、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
诗的开头两句,写出自己的生活状况:久病堂前卧,废书无所观。诗人长期卧病在床,无法读书学习,只能对着松菊玩耍,颇觉精神萎靡。
第三、四句,写出自己的思想境界:时复危坐思,道通天地间。诗人虽然身体有病,但精神却很充沛,时常端正地坐着思考,领悟到自然之道和人生的道理是贯通天地之间的。
第五、六句,写出自己的遗憾:远矣不得至,遂焉存夙欢。诗人虽然领悟到了自然之道和人生的道理,但觉得自己已经老了,无法到达理想的境界,于是只能保存旧日的欢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