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晓》是唐代诗人孟浩然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这首诗描写了诗人清晨醒来时所见到的春景,并表达了他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春眠:春天的睡眠,这里指诗人因为沉醉于春色而睡到很晚。
不觉晓:不知不觉天亮了。
处处:到处。
闻:听见。
啼鸟:唱歌的鸟。
夜来:昨夜。
风雨声:风和雨的声音。
花落知多少:形容花落得很多。
春天的早晨,我睡得那么沉,不知不觉中天已经亮了。到处都可以听到鸟儿在欢快地歌唱。昨夜的风雨声很大,不知道有多少花儿被吹落了。
《春晓》是孟浩然最著名的诗作之一,也是唐诗中描写春景的代表作之一。这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优美,充分表现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诗的第一句"春眠不觉晓",写出了诗人对春天的沉醉。春天的早晨,天气晴朗,阳光明媚,鸟语花香,诗人被这美好的景色所吸引,不知不觉中睡到了很晚。
诗的第二句"处处闻啼鸟",写出了春天的生机勃勃。到处都可以听到鸟儿在欢快地歌唱,这预示着新的一天的开始。
诗的第三句"夜来风雨声",写出了诗人对春天的担忧。昨夜的风雨声很大,诗人担心风雨会把花儿吹落。
诗的第四句"花落知多少",写出了诗人对春天的惋惜。诗人想象着昨夜的风雨中,有多少花儿被吹落了,不禁感到惋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