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节是中国传统的节日,始于春秋时期,因晋文公重耳在被赵盾逼得逃亡在外时,介之推割股肉煮了让他吃,后来重耳当了国君,找不着介之推,就放火烧山想逼他出来,结果把介之推烧死了。重耳很后悔,将烧介之推的那天定为寒食节。
《寒食诗》是唐朝诗人杜牧所作,通过寒食节的所见所闻,抒发了诗人思念亲人和感叹身世飘零的哀愁。
《寒食诗》共有四句,分别是: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这首诗描绘了清明时节雨纷纷的情景,行人思念亲人,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诗人以清明的雨景为背景,突出了清明节的凄凉气氛,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和缅怀。
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形象鲜明生动,富有浓郁的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