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劝学诗》是南宋理学家朱熹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也是中国古代广为流传的启蒙诗之一。这首诗内容简短,但寓意深刻,对后世影响深远。
《朱熹劝学诗》的原文如下: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学习并及时复习所学的内容,不是很快乐吗?
有志同道的朋友从远方来访,不是很快乐吗?
别人不理解自己,自己也不生气,不是有君子之风吗?
《朱熹劝学诗》以三个设问句的形式,阐述了学习的快乐、与朋友交往的快乐,以及君子宽容待人的品质。
第一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意思是学习并及时复习所学的内容,不是很快乐吗?这句诗告诉我们,学习是快乐的,学习可以增长知识,开阔眼界,丰富生活。
第二句“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意思是说,有志同道的朋友从远方来访,不是很快乐吗?这句诗告诉我们,朋友是人生中宝贵的财富,与朋友交往可以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共同进步。
第三句“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意思是别人不理解自己,自己也不生气,不是有君子之风吗?这句诗告诉我们,君子应该宽容待人,不应因为别人的不理解而生气。
《朱熹劝学诗》是一首朗朗上口的启蒙诗,内容简短,但寓意深刻,对后世影响深远。这首诗告诉我们,学习是快乐的,朋友是宝贵的,君子应该宽容待人。这些道理,不仅对古代人有启发,对现代人也有启迪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