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美丽聪慧的女神。关于她的诗题也是非常多的,其中一个诗题是《嫦娥奔月》。
嫦娥奔月是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神话传说之一。嫦娥偷吃了西王母赐给丈夫后羿的长生不老药,便一个人飞奔到月宫去。从此,她成了不朽的仙女,住在广寒宫中。后羿十分想念妻子,便派玉兔前往月宫,将自己对妻子的思念告诉妻子。
嫦娥奔月的故事,最早见于西汉刘向的《列仙传》,其中写道:“嫦娥,羿妻,窃西王母不死药服之,仙去而奔月。”
到了东汉,嫦娥奔月的传说更加丰富多彩。在班固的《汉书》中,记载了嫦娥偷药奔月的详细过程。此外,在《淮南子》、《吴越春秋》等典籍中,也有关于嫦娥奔月的记载。
魏晋南北朝时期,嫦娥奔月的故事更加浪漫。在曹植的《洛神赋》中,写道:“云髻峨峨,修眉联娟。丹唇外朗,皓齿内鲜。明眸善睐,靥辅承权。瑰姿艳逸,仪态端庄。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髣髴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飘兮若流风之回雪。”
到了唐代,嫦娥奔月的故事更加广为流传。在李白的《嫦娥》中,写道:“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宋代,嫦娥奔月的故事更加深入人心。在苏轼的《水调歌头》中,写道:“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嫦娥奔月的故事,流传千年,至今仍广为流传。她是美丽、聪慧、善良的化身,是人们心中永远的仙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