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公元751年,唐玄宗开元十九年,诗人王维的好友元二奉命出使西域安西。王维写下了这首《送元二使安西》为其饯行。
意思: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注释:独上高楼:独自登上高楼。望尽天涯路:遥望远方的道路。衣带渐宽:形容人消瘦了。终不悔:永不后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为了伊人而消瘦憔悴。
译文:昨夜西风吹拂着碧绿的树木,我独自一人登上高楼,遥望远方的道路。衣带渐渐宽松了,但我并不后悔,为了你,我愿意消瘦憔悴。
背景:公元737年,唐玄宗开元二十五年,诗人李白的好友孟浩然准备离开长安,去广陵(今江苏扬州)当官。李白写下了这首《送孟浩然之广陵》为其饯行。
意思: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注释:故人:老朋友。黄鹤楼:位于湖北武汉的长江边,是著名的旅游胜地。烟花三月:指春光明媚的季节。下扬州:表示孟浩然去广陵做官。孤帆远影:远去的船帆和身影。碧空尽:消失在天空中。唯见长江天际流:只有长江依然在天边流淌。
译文:老朋友挥手告别黄鹤楼,在春光明媚的三月去扬州赴任。孤帆渐渐消失在天空中,只有长江在天边依然流淌。
背景:公元744年,唐玄宗天宝三载,诗人岑参的好友李副使奉命出征河陇(今甘肃临洮一带)。岑参写下了这首《送李副使赴河陇》为其饯行。
意思: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注释:瀚海阑干:形容边塞的荒凉和寒冷。百丈冰:形容冰雪的厚度。愁云惨淡:形容边塞的萧瑟和悲凉。中军:军队的中央。置酒饮归客:摆酒宴请即将远行的客人。胡琴琵琶与羌笛:都是当时流行的乐器。
译文:边塞的冰雪厚度有百丈,愁云惨淡笼罩着万里河山。中军帐中摆酒宴请即将远行的客人,胡琴琵琶和羌笛声声响起。
背景:公元760年,唐肃宗宝应元年,诗人杜甫的好友孔巢父因病辞官,准备返回家乡江东。杜甫写下了这首《送孔巢父谢病归游江东》为其饯行。
意思:湓浦帆归去,江村日暮迟。秋风生渭水,落叶满长安。
注释:湓浦:长江中游的一条支流,在湖北省荆州市境内。江村:长江边上的村庄。日暮迟:日落时分,天色已晚。秋风生渭水:渭水是流经陕西省的一条河流,这里指长安附近的秋风。落叶满长安:长安城里落叶纷飞。
译文:湓浦上的船帆归去了,江边的村庄在日暮时分显得格外寂寥。秋风从渭水吹来,落叶纷纷飘落在长安城里。
背景:公元816年,唐宪宗元和十一年,诗人白居易在浔阳(今江西九江)担任刺史期间,遇到了一位琵琶女。琵琶女弹奏琵琶,唱出了自己的悲惨身世,白居易听后深受感动,写下了这首《琵琶行》。
意思: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注释:浔阳江:长江中游的一条支流,在江西省九江市境内。枫叶荻花:枫叶和荻花都是秋天的象征。瑟瑟:形容秋风吹动树叶的声音。主人下马客在船:主人下马,客人已经上了船。举酒欲饮无管弦:主人举起酒杯想要饮酒,但没有音乐伴奏。
译文:浔阳江边,秋风萧瑟,枫叶和荻花随风飘舞。主人下马,客人已经上了船,主人举起酒杯想要饮酒,但没有音乐伴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