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备受推崇的意象之一,因其美丽的外表和舒心的香味而受到人们的喜爱。历朝历代的诗人词人创作了很多关于桃花的诗词歌赋,其中不乏脍炙人口的名篇。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
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卖酒钱。
酒钱换来柴米油,盐醋酱茶好过活。
春来饮酒三百杯,夏日纳凉百叶窗。
秋收硕果满园香,冬来瑞雪兆丰年。
这首诗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桃花坞里桃花庵》,描绘了桃花坞里桃花庵的美丽景色和桃花仙人的悠闲生活。桃花坞是一个盛开着桃花的地方,桃花庵是建在桃花坞里的庵堂,桃花仙人是一个喜欢种桃树和酿造桃花酒的仙人。他用卖桃花酒的钱来维持生活,春夏秋冬四季过得都很惬意。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汪伦乘船来相送,殷勤让我登船行。
桃花潭水清又绿,两岸桃花香满园。
饮酒共赋《桃花诗》,唱酬尽兴情不歇。
分手江畔情谊深,依依惜别心相连。
这首诗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赠汪伦》,是李白在送别朋友汪伦时所作。桃花潭是一个景色秀丽的湖泊,汪伦乘船来送别李白,两人在桃花潭边饮酒赋诗,尽情畅谈。李白对汪伦的深情厚谊非常感动,于是写下了这首诗来表达自己的谢意。
桃花依旧笑春风,别有红颜动六宫。
春风拂面百花开,唯独桃花最妖娆。
红粉佳人笑靥开,引得帝王醉心怀。
三千宠爱在一身,羡煞后宫万千妃。
这首诗出自唐代诗人杜牧的《桃花》,描绘了桃花盛开的美丽景色和宫廷女性的争奇斗艳。桃花依旧是那么美丽,但它却引来了红颜祸水,让帝王沉迷于美色之中,不理朝政,最终导致了国家的衰落。
桃花源记,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便要还家,设摆酒席。
少焉,杂沓而至。
焉填然鼓瑟,喜笑自若。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晋,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
未果,寻病终。
后遂无问津者。
这首诗出自晋代诗人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是一篇著名的桃花源故事。桃花源是一个与世隔绝的世外桃源,那里的人们过着和平快乐的生活。渔人误入桃花源后,被这里的美景和村民的淳朴所吸引,但他最终还是选择离开了。因为桃花源是一个与世隔绝的地方,他没有办法把这里的情况告诉外人。
桃花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备受推崇的意象之一,它不仅美丽动人,而且还象征着爱情、幸福和美好生活。历朝历代的诗人词人创作了很多关于桃花的诗词歌赋,其中不乏脍炙人口的名篇。这些诗词歌赋生动地描绘了桃花的美景,也表达了诗人词人对桃花的喜爱和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