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书有感是中国唐朝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诗。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读书的热爱和对知识的渴望,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当时社会现实的不满。
富贵必从勤苦得,男儿须读五车书。
文章开卷有何难,一字入目便成诵。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俯视洛阳川,茫茫走胡兵。
忧端齐终南,澒洞不可测。
丈夫生世当有为,同心同德报明君。
倾耳听明主,侧目视奸雄。
直道事人兮,岂为势所夺?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富贵一定要通过勤奋和努力才能获得,男儿就应该读很多的书。
打开书本开始读书有什么困难的,一个字映入眼帘就能背诵。
读破万卷书,写起文章来就像有神明帮助一样。
俯视洛阳的平川,只能看到茫茫多的胡兵。
忧患的根源遍布终南山,深不可测。
大丈夫一生下来就应该有所作为,同心同德报答明君。
侧耳倾听明君的教诲,斜眼注视奸雄的丑态。
光明正大地侍奉君主,难道会屈服于权势吗?
诸葛亮三次被刘备请出山,是为了商议平定天下的计策。
诸葛亮辅佐两个朝代的君主,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诸葛亮出师伐魏,还没取得胜利就先死了,使得英雄们都忍不住洒泪。
这首诗创作于唐玄宗天宝十四年(755年)安史之乱爆发后。当时,杜甫在洛阳,亲眼目睹了安史叛军攻陷洛阳的惨状。他感到非常悲愤,写下了这首诗来表达自己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