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韩愈《劝学诗》意思?

首页

韩愈《劝学诗》意思?

《劝学诗》意思

《劝学诗》是韩愈最著名的诗作之一,也是他的代表作之一。这首诗写于唐宪宗元和十五年(820年),当时韩愈已经50岁了。他一生坎坷,屡遭挫折,但始终不改其初心,始终坚持学习,追求真理。这首诗就是他对自己学习经历的总结,也是他对后人的谆谆教诲。

全诗共12句,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4句):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

这两句诗讲的是孟母三迁的故事。孟母为了让自己的儿子孟子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曾经三次搬家。孟子不爱学习,孟母就剪断了织布机上的线,让他无法继续玩耍,以此来督促他学习。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环境对于一个人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尤其是在学习方面,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可以让人事半功倍。

第二部分(5-8句):

窦燕山,有奇志,良家子。弟走卒,赴河阳,胡骑凭陵杂风雨。射杀山中白额虎,肯数家贫休豹隐。

这两句诗讲的是窦燕山的故事。窦燕山是唐朝名将,年轻时家境贫寒,但他志向远大,不甘心一辈子做个普通百姓。于是他离家从军,投奔了当时正在河北平叛的唐军。在一次战斗中,窦燕山射杀了一只山中白额虎,从此名声大振。他拒绝了皇帝让他休养生息、安享富贵的建议,而是继续带兵作战,为国家立下了汗马功劳。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只要有志向,无论出身如何,都可以成就一番事业。

第三部分(9-12句):

陈蕃之畔,俭以进,其子孙,其犹新。龙冬蛰,潜相存,蛇夏蛇,蛰蜇相亲。人之相与,亦如斯。

这几句话借用陈蕃、龙和蛇的例子,来说明学习的重要性。陈蕃是东汉末年的一位名臣,他以俭朴节约而闻名。在他的教导下,他的子孙后代也都很节俭。龙在冬天的时候会蛰伏起来,但它们相互依存,互相帮助。蛇在夏天的时候会蛰伏起来,但它们相互依存,互相取暖。人与人之间也应该像这样,互相帮助,互相扶持,共同进步。

韩愈的这首《劝学诗》,语言平白浅显,却发人深省。他通过孟母三迁、窦燕山从军和陈蕃俭以进的故事,告诉我们学习的重要性。学习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可以让人成就一番事业,可以让人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因此,我们应该珍惜学习的机会,努力学习,不断进步。

热门工具

Copyright© 名字网-专业婴儿宝宝起名网站!闽ICP备2022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