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望》是唐代诗人韩愈在贞元19年(803年)被贬阳山县令时所作的七言古诗。这首诗表达了诗人身处异乡、仕途失意、怀念家乡的复杂情感。
草木已发芽,百卉争芳华。
燕草如碧丝,秦桑叶露华。
风吹柳花满店香,吴酒一杯春竹叶。
皖公山水甲天下,南国春光独占鳌头。
草木已发芽:指春光明媚,万物复苏的景象。
百卉争芳华:指各种花卉竞相开放,争奇斗艳的景象。
燕草如碧丝:指燕地的青草像碧绿的丝线一样。
秦桑叶露华:指秦地的桑叶上沾满了露珠。
风吹柳花满店香:指春风吹过,柳絮飞扬,满店飘香。
吴酒一杯春竹叶:指一杯吴地的春酒,像竹叶一样翠绿。
皖公山水甲天下:指皖公(安徽)的山山水水天下第一。
这首诗共10句,前6句写春天的美景,后4句感叹身处异乡的孤独和失意。前两句写草木发芽,百花盛开,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第三、四两句写燕草如碧丝,秦桑叶露华,描绘出江南水乡的秀丽风光。第五、六两句写风吹柳花满店香,吴酒一杯春竹叶,表现出诗人对江南风物的喜爱。后四句感叹身处异乡的孤独和失意。第七、八两句写皖公山水甲天下,南国春光独占鳌头,赞美了皖公(安徽)的山水和南方的春光。第九、十两句写诗人因遭贬谪而身处异乡,只能独对春光,感到十分孤独和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