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韩愈劝学诗什么意思?

首页

韩愈劝学诗什么意思?

一、韩愈劝学诗原文及注释

《劝学》

(唐)韩愈

玉其外,败絮其中,

谓衣冠何轻。

不教子,为其痴,

不闻乎?大禹圣,

子舜,贤亦称。

人无常师,

则戒之,

忠信,

则奇。

而学,壮而行,

致君,

如木直中绳,

如轮,

中规,

如笃。

之戒之,

而不厌。

而不舍,

石可镂。

汝于成,

不辞悔。

注释:

1. 金玉其外,敗絮其中:比喻外表华丽,內心空虛。

2. 夫:发语词,用于句首,无实义,相当于“喂”。

3. 彼:指不教子的人。

4. 汝:指劝学对象。

5. 大禹圣,生子舜,賢亦称:大禹是圣人,他的儿子舜也是贤人,同样受到赞誉。

6. 圣人无常师:圣人没有固定的老师,向任何博学者学习。

7. 知则戒之:知道正确的东西要戒除错误的。

8. 主忠信,辞则奇:做事忠诚守信,说话奇特新颖。

9. 幼而学,壮而行:年少时学习知识,成年后践行所学。

10. 上致君:向上报效君主。

12. 犹:好像。

13. 木直中绳,輮如轮,曲中规,立如笃:比喻人要正直、端庄、有规矩。

14. 戒之戒之:反复告诫,强调劝学的重要性。

15. 学而不厌:学习永无止境,不感到厌倦。

16. 锲而不舍:比喻坚持不懈地努力学习。

17. 金石可镂:连金石都可以刻划,何况人的意志和行为。

18. 玉汝于成:比喻温润地对待别人,使之成才。

19. 永不辞悔:永远不会后悔劝学。

二、韩愈劝学诗的意思

《劝学》诗是唐代诗人韩愈写的一首诗,旨在劝诫人们努力学习,坚持不懈地追求知识。诗歌以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比喻,说明外表华丽,内心空虚的人是轻视衣冠的。诗人接着谈到,不教子的人是愚蠢的,圣人也没有固定的老师,他们从任何博学者那里学习。诗歌还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认为年轻时就要学习知识,成年后要践行所学,这样才能向上报效君主,向下惠及百姓。诗人还用木直中绳、輮如轮曲中规立如笃来比喻人要正直、端庄、有规矩。

诗歌的最后,诗人反复告诫劝学的重要性,强调要学而不厌,锲而不舍,金石都可以刻划,何况人的意志和行为。诗人还表示,他会温润地对待劝学的人,使之成才,并且永远不会后悔这样做。

三、韩愈劝学诗的写作背景

《劝学》诗是韩愈为劝诫青年努力学习而作。当时,唐朝社会风气浮躁,许多人热衷于追求功名利禄,忽视了学习。韩愈对此非常痛心,于是写下此诗以劝诫世人。诗歌以生动的比喻、精辟的论述,阐释了学习的重要性,激励人们勤奋学习,坚持不懈地追求知识。

热门工具

Copyright© 名字网-专业婴儿宝宝起名网站!闽ICP备2022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