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山诗三百三首,是指唐代诗人寒山所作的诗歌,现存三百三首。寒山,生卒年不详,大约生活在唐玄宗开元末年至唐德宗贞元初年。他本是浙江天台人,俗姓戚,青年时曾隐居天台山中,后云游四方,足迹遍及江南、江北、中原、吴越等地。开元二十年(732年),他回到天台,在寒岩住下,自号寒山子。
寒山诗的特点是语言朴素、形象生动、富含哲理。他的诗歌大多以四言、五言、七言为主,也有少数杂言诗。他的诗歌内容广泛,涉及自然、社会、人生、宗教等各个方面。其中,尤以描写自然风光、抒发人生感悟、阐释佛理的诗歌最为著名。
寒山诗三百三首中,最著名的诗歌有以下几首:
《月下归途》: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月色溶溶夜,
花香阵阵来。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在月下归途时所见到的景象。诗中,诗人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了皎洁的月光、盛开的鲜花和芬芳扑鼻的香气,营造出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这首诗语言朴素、意境优美,是寒山诗中广为传诵的佳作。
《访友不得》: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来。
竹敲松韵寒,
猿啸北风哀。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访友不得时的感受。诗中,诗人用景物衬托心情,通过对山光、池月、竹韵、猿啸的描写,烘托出一种孤独寂寥的气氛。这首诗语言平实、意境深远,是寒山诗中代表性的作品之一。
《寒食》:
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李花香。
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