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夜有怀诗是唐朝诗人杜牧于公元844年在合浦县任职时所作,当时他由于政治上的挫折和对时局的忧虑,心中郁郁不乐,于是写下了这首诗。
第一联: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清明节时节,细雨纷纷飘落,路上行人个个满怀伤春悲秋之情,似乎连灵魂都要出窍了。
第二联: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我向牧童打听哪里有酒家,他遥遥指向杏花村。
第三联:
“杏花村里桃花县,十里九户卖杏花。”
杏花村里有桃花县,十户人家中有九户卖杏花。
第四联:
“春风一夜到衡阳,御街红尘不到处。”
春风一夜之间吹到了衡阳,连宫廷御街的红尘也难及此。
第五联: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山路曲折迂回,不见你的身影,只留下一条马蹄印在雪地上。
第六联:
“唯见青青河边草,芳草年年春色早。”
只见到青青的河边草,芳草年年都早早地吐露春色。
第七联:
“只有东君偏有意,尽将春色与妻郎。”
只有太阳偏心,将所有的春色都给了春风和大地。
第八联:
“归时休放恼妾妇,莫道春光无限好。”
回来时不要埋怨妻子,不要再重复春光无限好的话语了。
这首诗通过对清明时节的自然风光和民俗风情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春光的赞美和对人生无常的感叹,也流露出了一种孤寂落寞的情怀。